几年来,区工商联注重发挥商会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力作用,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,紧扣区委“招商突破年”“企业服务年”、“五拼五比”及“两个千亿”工作目标,充分发挥商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,打造“商会+”平台,商会的组织优势得到较好发挥,“两个健康”工作主题得到充分体现。
一是商会+法律服务平台。发挥法律顾问团作用,在成立法律顾问团的基础上,积极开展法律培训及服务工作,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、股权改革、劳动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服务;发挥“六合区商会商事调解中心”平台作用,完善诉前调解机制,拓展调解领域、放大调解效能,创新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化解渠道,至目前共计成功调解20余起商事纠纷,内容涉及工程款支付、企业融资等。开展“法治体检四进四送”专项法律服务活动,帮助企业克服困难、有效防范风险;发挥多元化解机制平台作用,借助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平台,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,截至目前,共为区内民营企业提供纠纷诉前调解案件879件,成功化解纠纷407件。
二是商会+创新服务平台。与市工商联共同开展创新型民营企业发展情况、“赋能进行时”干部能力提升走访调研活动,发展新质生产力 赋能民企发展。组织区内智能制造、新材料、环境气象科技、信息工程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内近30名民营企业家代表赴南昌航空大学开展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,在低温焊接、新材料、新工艺、芯片传感器及电器自动化人才招聘等方面达成意向合作项目8个。组织参加智能制造装备及数控机床产业促进对接会,打通产业链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壁垒,建立深度合作关系,现场达成近千万元订单协议。组织参加“提振民营经济预期和信心‘新宁商’服务企业专题沙龙”,持续构建与民营企业面对面服务的方式,发挥工商联组织在服务民营经济的桥梁纽带积极作用。 配合市工商联开展“春季调研行”活动,15名企业家代表参与座谈,搜集整理意见建议6条,涉及人才引进、科技创新、招工难等方面内容。
三是商会+交流服务平台。组织赴“六合创新港”建设项目现场开展参观考察活动,激发企业家投身家乡建设积极性。组织参加全市工商联系统招商引资业务培训会及全区“赋能产业强区、助推富民强村”系列专题培训,赴合肥兴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、安徽光势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参观学习,提高项目招引能力和水平,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,近三年累计20余人次参加培训。推进跨区域企业间、行业间融合发展,搭建企业家发展合作平台,组织赴上饶市总商会开展工作交流、缔结友好商会,探讨如何利用商会组织平台,发挥项目招引中的积极作用。组织参加跨江融合发展产业协作联盟成立大会,先后参观仪征上汽大众产业园、仪征化纤、奥克化学等企业,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决策部署得到落实。
四是商会+宣传服务平台。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,与六合融媒体中心合作,在《六合电视台》开设2023年南京市“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”、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专题宣传栏目,多角度宣传民营企业家形象、展示民营企业家风采,截至目前已完成4家企业宣传工作。加强民营经济领域舆论阵地建设,更好地服务“两个健康”,参加“构筑民营经济舆论阵地(江苏)调研行”活动,荣获2022、2023年度江苏省“构筑民营经济舆论阵地”先进单位。积极向区委《信息督查》、《南京统战》、《新宁商》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媒体提供信息,《区工商联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》被市快报采用,《用奋斗镌刻青春荣光 走进南京市六合区年轻一代企业家群体》在《中华工商时报》刊登,《南京市六合区工商联“五为”同频“五力”共振 探索商会党建发展之路》在《学习强国》“新苏商”强国号平台刊登,《四创全国“五好”县(市)级工商联的南京六合之路》在《新苏商》杂志刊登,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形象得到明显提升。
五是商会+公益光彩事业平台。引导商会组织及民营经济人士投身公益光彩事业,2024年春节前夕,我们在所属商会组织及民营企业家队伍中发出光彩事业倡议,共收到捐款7.95万元,用于帮扶横梁街道钟林社区、竹镇镇八里社区及17名困难群众。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工作,与社会工作部联合开展“六合区行业协会商会‘牵手第一书记’、助力乡村振兴”专项行动座谈会,推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到实处。组织参加“为台湾青年提供实习就业岗位活动就业专场招聘会”,5家会员企业提供约20个工作岗位。组织参加第十六届中国留学人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“金陵金领”高层次人才猎聘会。在今年8月份开学前期,组织6名企业家参与爱心助学活动,15名贫困学子受捐3万元。落实国家民委、全国工商联《“民营企业进边疆”行动实施方案》文件精神,推进“民营企业进边疆”行动落地见效,组织3家民营企业参与签约。
几年来,六合区工商联通过打造五大服务平台,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、创新、交流、宣传及公益光彩事业等五大服务,民营企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,民营企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,民营企业的视野得到了进一步拓展,民营企业的形象得到了充分展示,民营企业家的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;民营企业发展,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的载体,同时也为推进我区“2442”整体布局和实现“两个千亿”目标贡献民营企业力量。